AI+CRISPR,如何颠覆效率?| 专家观点
2025-06-29 发布
在生命科学的浩瀚星空中,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被誉为“生命科学的革命性工具”。然而,其高效精准的设计与应用,长期以来却依赖于经验摸索和反复试错。如今,随着 AI 的深度介入,一场研发效率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6月25日晚 19:00-20:00,衍因科技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基因编辑‘中国芯’!国产CRISPR智能设计器如何颠覆研发效率?”的线上直播。本次直播汇聚了基因编辑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AI与CRISPR结合的无限可能,以及国产智能设计器如何加速基因疗法开发。

以下是本次直播的精华内容:
AI介入:CRISPR效率的颠覆性突破
直播伊始,主持人陈泽平博士便开宗明义:CRISPR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但其编辑效率和精准性仍面临瓶颈。AI的介入,正让智能设计成为可能,从gRNA优化到脱靶预测,一场由数据驱动的自动化闭环革命正在发生。
1. 效率的百倍提升:从海量挖掘到精准优化
篆码生物闫明博士强调,AI对CRISPR的赋能是全链条、颠覆性的。他指出,传统方法在基因编辑工具的挖掘和优化上面临巨大挑战,而AI带来了至少百倍甚至千倍的效率提升:
● 新工具挖掘:AI驱动的宏基因组挖掘平台,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微生物基因组中,高效发现新型核酸酶、脱氨酶、重组酶等基因编辑工具,大幅缩短了从数百万序列中筛选高效酶的时间。
● 蛋白质工程与改造:AI将蛋白质改造和强化的效率提升至新台阶。通过构建自有AI模型,不仅能预测蛋白质结构,还能根据结构预测活性,优化活性、降低脱靶率、改进免疫原性,显著减少了湿实验的工作量。
● 多组分系统预测:CRISPR系统涉及核酸酶、gRNA和靶DNA三者,AI工具能够预测三者的结合,从而优化gRNA结构和效率,从机理上提高编辑效率和安全性。
● 新平台创造:AI还助力长片段插入等新平台的开发,在设计DNA敲入模板方面提供了强大支持。
闫明博士总结道,AI的赋能让科研变得“更快、更省”,有望突破生物医药研发“双十魔咒”(十年、十亿美元)。

2. 精准设计与预测:AI是高效辅助,但非万能
复旦大学王永明教授从湿实验的经验出发,分享了AI在gRNA设计和脱靶预测中的应用。他指出,过去设计一个编辑位点可能需要测试10到20条gRNA,而现在有了AI,设计的gRNA绝大多数效率都很高,大大减少了筛选工作。
王教授团队通过高通量实验(如芯片合成8万条gRNA并进行深度测序),积累了大量gRNA活性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建立了预测软件,能够精准预测任意位点的编辑效率和脱靶情况,甚至能预测在脱靶位点的编辑效率,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极大便利。
然而,王教授也强调AI是辅助工具,预测结果仍需实验验证。他解释说,AI模型虽然强大,但难以完全考虑基因组的三维结构或蛋白结合等复杂因素,因此在少数位点可能出现偏差。
对于科研而言,AI能够帮助研究者从大量潜在方案中筛选出最优选择,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尤其是在进行动物实验等高成本环节时,AI的预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自动化闭环:从“黑灯实验室”到1%的意外
直播中,主持人陈泽平博士提出了“黑灯实验室”的愿景——通过AI实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到实验迭代的自动化闭环。
王永明教授认为,对于追求创新的科研而言,每次实验设计都独一无二,搭建通用闭环平台耗时耗力,更适合企业。

闫明博士则表示,全流程的项目整合和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AI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能帮助企业分析费效比、优化流程、识别限速步骤。
他提到,参观过Moderna和辉瑞等药企,其早期研发和管线开发已实现高度自动化。然而,他同时强调,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处理那1%的意外情况。就像自动驾驶技术一样,AI的鲁棒性体现在处理极端或异常情况的能力上。如何有效避免、甄别并剔除这些“意外”,是实现真正闭环的关键。
安全与伦理:AI“幻觉”与人类仲裁
AI模型的“黑箱”特性,以及其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关于安全性和监管的挑战。
王永明教授再次强调,AI预测是辅助,实验验证不可或缺。他指出,AI模型参数众多,人眼难以完全理解其决策逻辑。
闫明博士则深入探讨了AI的“幻觉”问题。他形象地比喻,就像AI生成图片时可能出现“六指”一样,AI在处理数据时,也可能在95%的情况下合理有效,但在5%甚至更小概率的情况下出现完全不可预期的结果。他认为,监管机构和产业界都在关注如何建立有效的仲裁机制,避免这些“幻觉”对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造成不良影响。人类专家的纠错检查机制,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不可或缺。

陈泽平博士回应道,衍因科技致力于通过两个方面解决这一挑战:
高质量数据准备:通过专业专家对数据进行标签和标注,即使数据量小,只要质量高,也能获得更精准的预测结果。
自动化闭环实验验证:通过自动化机械臂进行高通量实验(如Western Blot、CRISPR克隆等),每天进行数百上千次实验,将真实验证数据反馈给AI模型进行校准,从而不断提升模型的精准度。
垂直应用场景:CRISPR的无限可能
直播的最后,嘉宾们分享了CRISPR在实际应用中的突破。
王永明教授列举了其团队在医学领域的实践:
● 遗传性心脏病:通过CRISPR纠正突变,阻止病情恶化,甚至早期干预可避免发病。
● 高胆固醇:通过敲除肝脏中的PCSK9基因,有效缓解高胆固醇问题
此外,他还提到了CRISPR在眼科疾病和地中海贫血症(通过诱导表达幼儿时期血红蛋白)等领域的成熟应用。

闫明博士则从产业化角度,展望了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的广阔前景:
● 遗传病与慢性病:篆码生物的超小型基因编辑工具AlphaCas,正致力于体内基因编辑疗法,不仅针对基础遗传病,也为因衰老或现代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如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提供了解决方案。
● 适应现代生活:闫明博士指出,人类基因在进化中并未考虑到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和长寿预期,因此基因编辑可以帮助人体适应现代生活,让人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避免肥胖、代谢疾病等困扰。
● AlphaCas的优势:该工具蛋白更小(小于500个氨基酸),可使用更低剂量(避免系统毒性),具有更低的脱靶率和免疫原性,有望实现多靶点编辑,为普通人带来福音。
携手共进:打造国产基因编辑“中国芯”
直播尾声,陈泽平博士宣布了衍因科技与篆码生物的战略合作成果:经过半年研发,双方于今年6月正式推出了CRISPR设计智能体。这款设计器集成了篆码生物在基因编辑领域的深厚积累与衍因科技的强大科研智能体系能力,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一站式的CRISPR gRNA设计与分析平台。

目前,该平台对科研用户免费开放,旨在共同推动国产基因编辑工具的研发与市场拓展,让“中国芯”不仅在国内推广,更能走向全球。

正如陈泽平博士所言:“CRISPR智能设计已经不是未来,而是我们当下。”衍因期待与各位专家和伙伴们一道,继续引领基因编辑的中国制造,让基因编辑真正走向精准化、普惠化以及全球化!
↓体验国产CRISPR智能设计器↓
欢迎免费注册试用

共同参与产品迭代,为生命科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告别沟通低效、数据散乱:衍因协作模块升级,重塑团队科研范式
2025-09-03

衍因科技与环码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共探AI赋能药物研发新未来
2025-09-02

智研无界·云启新章 | 衍因科技2025生物医药智能体发布会圆满落幕
2025-08-28

【邀请函】智研无界·云启新章:产品发布会预告
2025-08-06

衍因科技助力上市药企B实现实验室数智化管理升级
2025-07-30

直播预告 | AI+医药巅峰对话:大模型正在改变医药行业
2025-07-29

衍因科技在2025 CBA-China年会擎领AI智能体潮流,智研云开启智慧研发新篇章
2025-06-30

告别混乱!科研团队高效管理,只需这三步!
2025-06-29

直播预告 | 从科研接力到监管寒冬,聚焦中美生物医药监管新规
2025-06-29

直播预告 | 基因编辑“中国芯”!国产CRISPR智能设计器如何颠覆研发效率?
2025-06-24
